宜兴红茶:一片树叶的往事

宜红工夫   宜兴   红茶   树叶   往事 发布:2021-10-29 阅读:96次


        宜兴红茶:一片树叶的往事,这里就由茶叶道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聊一聊关于宜兴红茶:一片树叶的往事,如果您喜欢或刚开始喜欢宜红工夫这个茶,请关注茶叶道,在这里您将会了解到更多宜红工夫茶叶的特性、价值、喝法以及选购方法;更多宜红工夫茶叶之道尽在这里!

宜兴古称阳羡、荆溪,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古茶区之一。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中记载的最早的贡茶便诞生在这里,史称义兴茶、阳羡紫笋、晋陵紫笋。卢仝有“天子须尝阳羡茶,百草不敢先开花”夸奖,白居易有“闲吟工部新来句,渴饮毗陵远到茶”的妙语,李郢则有“十日王程路四千,到时须及清明宴”的夸张,这些千古咏茶名句,为皇皇《全唐诗》增添了不少茶的滋味。

宜兴红茶:一片树叶的往事

南山白蛇衔种

相传在铜官山麓南岳寺旁有一泉眼,叫卓锡泉或珍珠泉,泉水清冽异常,大旱不竭,唐时寺内有一个叫稠锡的禅师常用这种泉水烹煮桐庐茶。不久有白蛇口含茶籽于寺旁,从此滋生蔓延成茶园,制成的茶叶称蛇茶或南山茶,品质特佳,享有盛誉,从此蛇种茶也成了名茶。据后人推断,这实质是讲的野生茶树,树龄愈老,其味愈厚,自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喜爱。生活在中唐时代的陆羽实际上也是非常推崇野生茶的,他的《茶经》卷上“之源”中就有“野者上,园者次”一说,时至今日,地道的宜兴“野山茶”还是爱茶人趋奉的稀罕之物。

茗岭汉王艺茶

说的是西汉末年,汉王刘秀参加绿林军,战败逃命,流落宜兴山区,在茗岭“课童艺茶”,从此宜兴才有茗岭茶。明代周高起的《洞山岕茶系》也记载过“汉王茗岭种茶”的传说,当然这种传说至今没有找到更多史实依据,很难认定这一传说究竟源于何因。

枭山潘氏兄弟识茶

《重刊宜兴县旧志》云:“旧传潘氏三兄弟游北山(一说湖父颐山),指一草云:此可为茶。烹(一说采)之信然。人以为神,为立庙。”说是潘氏兄弟在宜兴湖父(唐代宜兴贡茶的主要产地)山中游玩过程中发现了宜兴茶,并为当地百姓认可,广为采摘、饮用,最后潘氏兄弟三人被当地人奉为土神。

陆羽在《茶经》卷下“之事”中曾引用《桐君录》中“西阳、武昌、晋陵皆出好茗”之说。这里所谓的晋陵是常州的别称,而自古以来常州辖区内多产茶的仅有阳羡。当时所谓“出好茗”,并不是说生产好茶或者种植好茶,应该是指出产野生茶,因为当时的茶叶是和其它草药并列的。由此可以推断,阳羡产茶在公元220年前的东汉时期就有相当的名气了。

在两晋南北朝时,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“以茶养廉”,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,推动了茶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。魏晋后,天下骚乱,文人学无所用,渐兴清谈之风。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,必有助兴之物,于是多兴饮宴。东晋名士、司徒长史王濛就是一位爱茶之人,士大夫戏称与其饮茶为“水厄”。这一时期,几乎每一个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:在政治家那里,茶是提倡廉洁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;在文人词赋家那里,茶是引发思维、以助清兴的手段;在佛家看来,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。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茶文化在的生长和发展时期,完全有理由相信宜兴茶的地位和名声不会很差。

宜兴红茶:一片树叶的往事

元代“掌供玉食”的宣徽院下辖的“常湖等处茶园都提举司”,拥有七个提领所,其中宜兴茶园提领所则设在张渚镇,专门为皇家管理茶业事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元代宜兴贡茶中出现了“金字末茶”的新品种,现在茶文化界对此也莫衷一是。有一些学者指出,考虑到元代的疆域面积和当时运输条件,“金字末茶”很可能是一种自然发酵或发酵不完全的散茶,尽管不能称为红茶,也可以说是红茶的雏形。

明代立国,仍将宜兴茶列为贡品。至宣德六年,宜兴贡茶由原来的100斤增至29万斤,百姓叫苦不堪。同时,官方在宜兴城里设立“茶局”,在张渚、湖父设批验茶引所,以管理日常茶叶的进贡、买卖和征税。与前朝不同,明代废团饼而改散茶,茶叶制作、饮用的方式有革命性改变。期间,宜兴洞山一带的岕茶名噪一时,深为宜兴士子及其友人的喜爱。周高起还专门写下了《洞山岕茶系》一卷,与《阳羡茗壶系》一起,记录着宜兴物产的传世风华。

阳羡茶成为贡品以后,李栖筠为方便修贡,就在罨画溪旁建起茶舍,每年采制进贡的万两茶叶就在这里修贡,“茶舍,旧在罨画溪。去湖滏一里,唐李栖筠守常州时……遂置舍,岁贡万两。盖阳羡茶制贡始羽一言,而舍不存矣”。所修茶舍实际上是季节性的制茶场所,也是供当时负责修贡的官员暂住和临时办公之地。唐大历五年在长兴顾渚山建起了规模宏大、管理精细、制作精良的贡茶院,并由“刺史主之,观察使总之”,除朝廷指派官吏负责管理外,当地州长官也有义不容辞的督造之责。

从此宜兴和长兴每年修贡时,常湖两州有关官员就在两县之交的啄木岭境会亭“相会”。每当茶汛季节,两地太守集会宜兴茶区,并且唐皇特派茶吏、专使、太监到宜兴设立“贡茶院”、“茶舍”,专司监制、品尝和鉴定贡茶的任务。采下来的嫩茶,经焙炒好后,立即分批通过驿道,快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,赶上朝迁的“清蝗宴”。当时称此种茶为“急程茶”,一刻也不能延误。

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所作《夜闻贾州崔湖州茶山境会,想羡欢宴因寄此诗》,正是描述的此情此景,诗云:“遥闻境会茶山夜,珠翠歌童俱绕身。盘下中分两州界,灯前合作一家春。青娥对舞应争妙, 紫笋齐尝各斗新。自叹花时北窗下,蒲黄酒对病眠人”。

另一位与宜兴颇有渊源的茶人,陆羽,对阳羡茶各具体产区情况非常熟悉。《茶经》记载:“常州义兴(宜兴)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,与荆州(湖北江陵县)、义阳郡(河南信阳)同;生圈岭(宜兴)善权寺、石亭山,与舒州(安徽安庆一带)同”。

陆羽隐居浙西,实际是“言隐而不隐,居也不久居”,经常与“名僧高士,谭宴永日”,不时周游名山大川,频频更址迁寓,在公元760年至784年这段时间中,陆羽除在湖州的长兴、武康各县外,在余杭和江苏宜兴、丹阳、苏州等地,都有其活动交往线索。

陆羽后期在宜兴隐居期间,他的“缁素忘年之交”——皎然上人曾追寻他的行踪,前往宜兴君山访问他,并作《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,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》诗:“应难久辞秩,暂寄君阳隐。已见县名花,会逢闱氏粉。本自寻人至,宁因看竹引。身关白云多,门占春山尽。最赏无事心,篱边钓溪近”。皎然这首诗语意比较明确:他为了寻访陆羽,先去拜访了常州义兴县权县令府第,才打听到陆羽在君山乡的具体地址,然后他们一行数人来到君山寻访陆羽,他们却被沿途的幽美风光的青翠奇异的竹林所吸引,真是赏心乐事,美不胜收,但最终被修竹引到了陆羽的“青塘别业”。皎然等人,风尘仆仆,前来看望,故友重逢,这今陆羽非常欣喜,以君山新茶来招待皎然等挚友。而皎然的诗明确点出了当时陆羽所在的“青塘别业”是在(义兴)君山之阳,罨画溪之畔。这一带也正是宜兴历史上产茶的核心区域。

清代前期,宜兴茶得到恢复性发展,同时仍为清室贡品,每年春天“贡芽茶一百斛”。《清史稿·志九十九·茶法》中说,“我国产茶之地,惟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四川、两湖、云、贵为最”,江苏的茶叶主要产自荆溪县(雍正三年分宜兴南部为荆溪县)。

鸦片战争以后,情形发生了巨大变化,“泰西诸国通商,茶务因之一变。其市场大者有三:曰汉口,曰上海,曰福州……上海之茶尤盛,自本省所产外,多有湖广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诸茶。”这里的“本省”指的就是江苏省,主要产地就是宜兴。

经过太平天国的动荡,宜兴茶园所剩无几。光绪十年,户部统筹财政时发现,每年茶叶税收不及英国的10%,故对茶商、茶农层层加码,严重打击农户种茶积极性,所以晚清宜兴茶业日益凋敝。

进入民国,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追求得到认可,宜兴乡绅虽尽力恢复山区茶园,但见效甚微。所幸的是,宜兴生产的雨前“雀舌茶”,制作考究,质量上乘。1915年,茗岭、湖 、张渚茶农戴长卿、洪顺元、戴骐所制雀舌茶曾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,用另一种形式延续了宜兴茶业的辉煌。

宜红工夫所属专题: 宜红工夫   宜兴   红茶   树叶   往事本文《宜红工夫》链接:http://www.chayedao.com/hongcha/ihgf/3865.html

热门标签

'); })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