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碧螺春,为什么不是“吓煞人”香?

茶叶百科   碧螺春   吓煞人 发布:2022-05-09 阅读:1190次


        你的碧螺春,为什么不是“吓煞人”香?,这里就由茶叶道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聊一聊关于你的碧螺春,为什么不是“吓煞人”香?,如果您喜欢或刚开始喜欢茶叶百科这个茶,请关注茶叶道,在这里您将会了解到更多茶叶百科茶叶的特性、价值、喝法以及选购方法;更多茶叶百科茶叶之道尽在这里!

碧螺春的“前世”,是“吓煞人香”。

碧螺春的家乡,是江苏苏州太湖边的洞庭山(包括西山、东山),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,又叫“吓煞人香”。

“吓煞人香”是苏州方言,形容香气异常浓郁的意思。

后来康熙皇帝视察苏州,品尝了之后特别喜欢,但他觉得“吓煞人香”的名字有些不雅,于是赐名“碧螺春”,从此沿用至今。

碧螺春的新名字,色、形、韵兼备,无疑是改得极其成功的。

但“吓煞人香”这个曾用名,却也给后世茶友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念想。

茶叶道  

比如茶百科就经常琢磨:

——这吓煞人的香,到底是有多香?

这个追问恐怕一时是得不到答案了。

不过近年来有关碧螺春的另一个问题,倒是有迹可循。

——为什么我喝到的碧螺春,感觉没那么香呢?

在和全国各地茶友们的交流中,茶百科曾不止几次听到这样的疑问。

你喝到的碧螺春,为什么没那么“香”?

茶叶道  

其一、可能和品种有关。

市场上碧螺春的制作品种,主要有当地群体种、小山种,还有一些引进的如乌牛早等。

和西湖龙井一样,群体种制作的茶,香气、滋味普遍公认为最优。

但大家都知道,春茶上市往往是“抢早”,越早常意味着竞争少、价格销量越好。

而乌牛早、小山种、其它一些引进的外来品种,采摘时间都会较本地群体种早上十来天,再加上产量高,这样的碧螺春在市场上就成为常态。

茶叶道  

其二、可能和采摘嫩度有关。

通俗讲,就是采摘标准是独芽?一芽一叶?或者是一芽二叶初展等。

碧螺春的一个特点是“嫩采”,但凡事都有个度,过犹不及。

过于追求早、嫩,其实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,反而会使得成茶香气单一甚至淡、薄。

嫩香、清香或有残存,但鲜灵的花香,甜美的果香,根本无从谈起。

其三、可能和山场环境有关。

好的碧螺春茶园,尤其是群体种茶园,一定是有很多好的果树,枇杷、杨梅、柑橘、板栗...甚至一年四季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盛果期。

这是在其它绿茶产区是极少看到的场景。

茶树、果树交织种植在一起的,甚至很多群体种茶树都是这儿一丛、那儿一棵散落在果树中间生长。

这样的环境对成茶香气品质形成的好处,并不一定是说“茶吸果香,果润茶味,来形成了花果香”(囧,很多平台都是这样宣传的)。

茶百科认为更多是旁边种植果树产生光照影响,也保护了茶树生长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,从而有利于茶树先天好品质的形成。

茶叶道  

其四、可能和工艺有关。

碧螺春的美,除了茶树本身的特点,还得益于其精细的制作工艺。

采摘回来的茶青,如果摊放步骤省略或时间不够、厚度不对被闷到了,成茶的甘甜清冽感就会打折扣;

锅温不够,杀青不足,成茶的鲜爽度、香气就会受影响;

手工炒还是机器炒,香气释放也不同;

炒完之后,是把茶放在茶筛上借助炭火的温度又烘焙一、二次,还是直接上市?

更是直接关系到成茶花果香、甜润、清冽感的呈现。

像茶百科的碧螺春,一定少不了的,就是保证含水率非常低的木炭烘焙。

你喝到碧螺春不香,十之八九,就是把最后的炭烘焙工序省略了。

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,别忘了给您的小伙伴们分享哦,让您身边更多人了解茶

信息乐在分享,如若侵权,请联系删除!

茶叶百科所属专题: 茶叶百科   碧螺春   吓煞人本文《茶叶百科》链接:http://www.chayedao.com/chawenhua/cybk/15261.html

热门标签

'); })();